行业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论清康熙帝对青花山水瓷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4年1月2日

清康熙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康熙中期始出现了显著的迅猛上升势头,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青花瓷在康熙时期办进入一个发展高峰期,无论是在颜料制备还是绘制技法上都显现出很突出鲜明的特色,其水平可独步清代。山水题材是康熙青花中颇为引人注目的品类,广为后世赞誉。康熙帝是很具文才的一代帝王,书画造诣俱佳,对山水画颇有兴致,并因此而对当时青花山水瓷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康熙青花山水瓷画艺术风格特点。

清康熙帝山水画审美意趣概说

清代康熙帝幺烨文韬武略、胸襟广阔,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饱读诗书的学者,对书画艺术颇具造诣。其在位六十一年( 1654-1722)很有作为,使中国出现了安定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被后人视为的占代明君之一。康熙前期,康熙帝的主要使命仍 是平定天下、统一全国,至中期时,天下己然大定,宫廷内部再种机构办效仿明代开始走向正轨。内务府得到重建和完善,而设在养心殿内的内务府造办处则担负了 与画院相类似的职责,造办处下辖的画作则是宫廷绘画作品的主要承制机构。康熙帝对画作的工作格外重视,使清代宫廷绘画开始兴起并日趋繁盛。康熙帝将其审美意志和情趣施加于宫廷绘画,使其集中地反映康熙帝的个人喜好。

康熙帝对前朝艺术格外推崇,尤其对明代文人山水画倍加赞赏,对晚明董其吕画风尤为心仪。基于对董其吕南宗文人画风的痴迷,康熙帝对被视为董氏山水画正统继承人的清初“四王”画风表现出很大的褒赞,并引 入宫廷使之成为清宫正统山水画派。清初“四王”之一的 王于康熙三十年麻康熙帝之召而入京师,作为主笔绘制了十二巨卷《康熙南巡图》,其他参与绘制均为其弟子门生,此事件使“四王”风格在宫廷更加大行其道。虽 然王在宫中作画时长仅六L年,画作完工后即带领弟子们离开京城,但“四王”的见一代表人物王原祁却逐 渐在宫中得到康熙帝恩宠有加,并官至户部侍郎,其弟子中办有不少在京为官,使“四王”风格不仅主宰康熙 宫廷山水画,而且对后世办产生很大影响,如王原祁之 弟子席岱在康熙后期冈画驰名并为康熙帝赐号“画状儿”, 后在雍正、乾隆宫廷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山水画家。

康熙帝雄才大略、学贯中四,对各类文化艺术均采取包容的心态,这使得四方文化艺术以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宫廷流行。明末时四方少数传教七画家即己来到中国, 但未能深入内廷,无法使四方绘画在中国形成广泛影响,而康熙帝却不但对四方艺术表现出很大的热忱,甚至将一批传教十画家召入宫中进行创作,这样就使得宫廷山 水画在民族气度的基础上大量融入四方文化元素。进入内廷从事绘画的四方传教十画家中以郎世宁较为。 在康熙宫廷中,郎世宁较晚成为宫廷画师,康熙中期时已有一批传教十画家入宫,而郎世宁迟至康熙五十四年才在传教十马国贤引见入宫,但其成就却是较为突出的,其创作了不少山水画作,将四方油画色彩与中国水墨意境巧妙融合,令人耳日一新,深得康熙帝赞誉。四方传教十画家为迎合康熙帝,不但进行着巾四技法合肇的绘画创作实践,还将其技艺传授于一批宫廷中国画家, 从而使宫廷山水画办呈现出显著的中四交融之风。

清康熙帝对青花山水瓷画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山水题材在青花瓷中属于明显发展滞后的类型,从元代至明代中期,山水题材发展均很不成熟,直到明万历晚期,官窑基本停产、民窑呈现向由发展之势时,青花山水才迅速兴起,并与水墨文人山水画风格趋同。明末清初时,青花山水在战乱中继续发展,成为青花山水瓷画很重要的过渡和转变期。康熙十九年,景德镇御窑 厂正式恢复生产,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派遣臧麻选、笔贴式车尔德驻厂督造,宣告了近百年民窑为主体的制瓷 史的结束,卑权再度成为瓷艺发展的主导。康熙帝对瓷业发展很为重视,不但对御窑厂生产颇为关注,甚至前所未见地在宫廷内部设置作坊用于珐琅彩瓷的绘制。在 康熙帝的大力推动下,高温颜色釉、青花、五彩工艺均大为精进,达到巅峰状态,尤以青花制作脍炙人口,达至炉火纯青,堪为后世楷模。

山水题材是康熙青花中较重要也是较有特色的类型之一,在康熙中期办达至顶峰水下,而这与康熙帝的推动密不可分。景德镇御厂青花山水的制作完全是在官府监督下进行的,其产品供内廷使用,因而必须与帝王审美相符台,集中而直接地反映着宫廷艺术趣味。康熙官窑青花山水纹饰所采用的画样均由内廷提供,由造办处根据康熙帝的旨意选派优秀宫廷山水画家绘制画样,然后 提交给御厂,由御厂画师分工完成,这些山水画样和康 熙其他宫廷山水画在艺术风格毫无二致。光竞哪位宫廷 画家受命绘制则难见史载,据史料记载,刘源在康熙时期曾绘制御瓷画样。结合刘廷玑《在同杂志》和《清史稿》 的记载,时任刑部主事的刘源正供奉康熙内廷,在御厂正式设立时,参酌占式、赋其新意,奉康熙帝之旨绘制 数百种瓷样呈供于康熙帝,为御厂能在短期内制作出画意精湛、皴染颇合“四王”章法的精致青花山水瓷画作品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青花山水常常采取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很具文人画之风范,康熙书法办常以御题诗的形式在青花山 水中加以表现,为其增色。康熙帝酷爱书法,尤其对明 末董其吕书法很为推崇,拜董书传人沈荃为师勤学占练, 颇得其韵,并促使董书成康熙宫廷书法主流。文人画讲 求书画一体,在康熙青花山水画中,不仅可见相得益彰 的董书风格御题诗,其画风办可见融合董书之鲜明影迹。康熙帝曾盛赞董书天姿迥异、高秀圆润,得天然之趣, 而观康熙青花山水,笔势淋漓、秀润高远,点捺擦染颇与董书风格相近,而康熙帝自知书画一体之理,故御窑青花山水现董书之风办为迎合其喜好之下笔。

清康熙帝影响下的青花山水瓷画艺术风格之变

康熙前期,康熙帝仍然巩固帝位和甲定天下,还无暇顾及文化艺术事业,而至康熙中期时,康熙帝得以投 身于其中,其影响才开始清晰显现。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青花山水在艺术风格方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正统文人山水画风格占据主导。明末清初,文人山水画坛出现了显著分野,分为明显的正统和野逸两大阵营。正统山水画派以董其吕及其追随者清初“四 王”等为代表,董氏位居高官,在提高文人画地位上做 出卓越贡献。野逸山水画派则为一批隐逸山林的文十为 主,在明末时这批隐士画家影响并不太大,而至清初时, 其画作与国仇家恨相联系,与民众心态相共鸣,从而在民间产生很大影响,代表人物为清初“四僧”。康熙前期, “四僧”仍然具有广泛影响。明末清初时期,官窑己基本停止生产,冈而其青花山水是以民窑为主体,野逸山水画风格成为主导,笔法纵横恣肆、率意拙朴、简洁疏州。 康熙中期时,“四王”风格成为官窑青花山水主流风格,并由官窑青花山水向民窑传导,使“四僧”风格迅速退出。 在“四王”风格主导F,康熙中期青花山水讲咒章法布局,笔力深厚、构图严谨、皴染细致,显现出层峦叠嶂,山重水复之景,墨韵淋漓、层次丰富、秀润隽永、赏心悦日。

其次,程式化制作明显,臣字款画风为主。康熙帝不能对每一件瓷器画样都下旨意,因而其每一画样必然要大量复制,为达到一致性,必然要按照分工协作的流程进行,画者只画不染,染者只染不画,由此而产生显著的程式化制作倾向。臣字款书画系指臣子们奉旨创 作的书画作品,为迎合帝王喜好所作,形式较呆板僵化,笔势较拘详,但具有阜家戚仪和端序秀丽的特色。官窑 青花山水创作者均为普通画工,而其所据办为宫廷画师 奉旨所作臣字款山水画,因而其臣字款画风特征鲜明, 勾线皴染、布局起势、题诗落款均遵照一定程式进行。

较后,院体画风的介入与四法的引进。康熙宫廷中除由康熙帝召入的自成风格的文人画家外,更多的是专为迎合康熙帝阜家喜好而制作的宫廷画师,以院体见长,因此其在仿照“四王”之风创作时,将院体画风 融入到文人画作当中,使文人水墨画充满了院体气息。 虽然青花仅蓝色一种色调,但是康熙青花却发展出很为 精熟的青花分水技法,即利用料与水的不同配比调制出浓淡不同的色料,然后根据描绘形象的需要用特制的分水笔(鸡头笔)进行渲染,从而产生丰富色阶,而这种细致渲染显然是院体画风的表现。宫廷四洋传教十画家引入的泰四画法办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康熙青花山水中对幽法的运用与借鉴是非常显著的,如四方透视法的运用、层次与光感艺术表现等等。其中表现山石光感的于法成为康熙青花山水突出的特征,即以斧劈皴的下法在山石中下部皴染而在上部留白以表现高光,这显然是对四法借鉴的结果。

结语

历代帝王对陶瓷艺术的发展都会带来明显影响,至清代时则尤其显著,康熙帝对陶瓷艺术可谓达至痴迷程度,从而在其推动下开启了中国制瓷业的又一大巅峰时代。康熙时期的青花山水瓷画艺术受康熙帝审美旨趣影响十分显著,并在其影响下显现出新的艺术发展特征。 当代青花山水瓷画发展依然繁荣昌盛,当然甲己摆脱了各种束缚而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新风格、 新工艺广泛运用于当代创作中,使其焕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闪耀的光彩。

本文摘自《中国陶瓷》,作者:江乐珍

上一篇:探讨广西瑶族服饰纹样在日用陶瓷装饰设计

下一篇: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的自组装法介绍
氧化铝陶瓷系列
氧化铝陶瓷异形件
99氧化铝陶瓷
陶瓷螺钉/螺丝钉
电子陶瓷材料
陶瓷喷砂嘴
陶瓷绝缘子
耐磨件
陶瓷配件
陶瓷阀片
陶瓷密封环
氧化锆陶瓷
联系方式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村西
联 系 人:陆经理
手 机:18803661225
电 话:011-03661225
传 真:011-03661225
邮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