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镍包覆氧化铝纳米颗粒可以改善氧化铝陶瓷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

发布日期:2014年4月25日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因具有众多优异性能从而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陶瓷与金属之间润湿性差,所以,制备这种材料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较有效的提高陶瓷–金属之间润湿性的方法是表面涂层(表面改性),其所用涂层材料包括Ni、Y2O3、Ti 和其他合金元素,通常陶瓷表面包覆处理有电镀、化学镀和真空处理(蒸发,溅射)。镍和铜可用电镀法在一些薄片上沉积,但是无法在粉末,尤其是不导电的粉末上包覆。化学镀法在包覆了金属过程中引进了磷元素。

为了避免上述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本研究利用 Ni(NO3)2·6H2O 液相包覆–分解法来制备镍金属化处理Al2O3 粉末,以改善陶瓷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并对所获得的陶瓷颗粒进行热压烧结,采用座滴法测试研究包镍处理对润湿性的影响。

1 实 验

1.1 样品制备

采用的原材料为北京蒙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平均粒径为100 nm 的Al2O3 粉体,和广东台山化学制剂有限公司提供的Ni(NO3)2.6H2O (99.6%)。将30 g Ni(NO3)2.6H2O与100 g 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然后加入称量好的氧化铝陶瓷颗粒,制备混合溶液;在箱式干燥炉中进行干燥(80 ℃),得到的硝酸镍与氧化铝的混合物经过球磨、筛分后置于氢气还原炉中进行加热,使硝酸镍分解(分解温度 200~400 ℃)并通氢气还原(65 ℃保温30 min)得到 Ni 包覆Al2O3 粉体。具体的化学反应为:

2Ni(NO3)2 = 2NiO + 4NO2↑ + O2↑ (1)

NiO + H2 = Ni + H2O (2)

1.2 润湿性实验

润湿实验装置包括真空系统、不锈钢室、加热装置、挤压装置和ccd 图像拍摄设备等。经过包覆– 还原处理的纳米氧化铝陶瓷颗粒,真空、1 480 ℃热压烧结得到φ 10 mm × 3 mm 陶瓷体。将陶瓷体和金属纯铝表面打磨、抛光,很声波丙酮溶液清洗,制备润湿实验试样。测试实验条件为:保持真空度5.5 × 10–4 Pa 左右,1 000 ℃挤压铝熔液滴,滴在所测试的陶瓷板面,保温10 min,观察并记录润湿角和液滴直径随时间变化情况。

1.3 样品表征

用JEM-2100F 型透射电镜(TEM)以及内置EX- 24063 型能谱仪(EDS)观察包覆处理与未被包覆的纳米氧化铝颗粒表面形貌。用D8-ADVANCE 型X 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测试条件:Cu 靶,管电压为40 kV,管电流为40 mA。

2 结果与讨论

2.1 镍包覆纳米氧化铝颗粒形貌

通过未经过包覆处理的氧化铝微粒与经过液相包覆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氧化铝微粒的TEM 形貌对比图可以看出,未经包覆处理的氧化铝微粒表面光滑,并且呈近似球体。经过包覆的氧化铝微粒表面由于存在大量不规则的纳米颗粒,使得球形的氧化铝颗粒表面变的相对粗糙。

通过氧化铝颗粒表面包覆物质的EDS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经过Ni(NO3)2.6H2O 液相包覆+高温分解及氢气还原处理后,粒子表面层有大量的Ni 存在,金属镍被还原并结晶在氧化铝的表面。

通过氧化铝表面包覆物质的选区放大图及 EDS 成分分析,从形貌上判断,微小的黑色球形颗粒包覆在球形的纳米Al2O3 颗粒的表面上,此黑色的球形颗粒为金属Ni,大小在几纳米范围内,呈球形。

通过包覆处理后Al2O3颗粒的XRD 谱可以看出,经过包覆处理后,仅有Ni 与Al2O3 两种物质的衍射峰存在,说明反应充分,经过包覆的纳米Al2O3粉体由Ni 与Al2O3 两种物质组成,未在Al2O3粉体中产生除镍以外的其他物质。

采用Ni(NO3)2.6H2O 液相包覆+高温分解及氢气还原处理对陶瓷颗粒表面镍包覆处理的模型可用图5 表示。包覆机理分析:从金属与Al2O3 界面结合成键特性可知,金属相的第1 层原子通常与Al2O3 发生离子性键合,1 至4 层原子则靠静电引力作用密排靠近A12O3 层(Nb 除外)。同时发现,在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金属的粘附能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随着金属半径的增大,金属与氧的距离增大,减弱了金属与Al2O3 的离子键合能力。 Zhang 等采用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 Al2O3(0001)/Ni 界面,结果表明,Ni 与O 原子为结合端面的脱附功比以Al 原子为结合端面的脱附功高得多,即界面形成Ni—O 键结合更稳定。因此,采用Ni(NO3)2.6H2O 液相包覆+高温分解及氢气还原处理对陶瓷颗粒表面镍包覆处理,Ni 纳米Al2O3 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接触式结合,而是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2.2 包覆镍后陶瓷与Al 熔液间的润湿行为

图6 为金属铝液滴在高真空(5.5 × 10–4 Pa),1 000 ℃的实验条件下,金属铝熔液与热压烧结的陶瓷体之间润湿角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熔液与基体接触初期,两者之间的润湿角在82.5°左右;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润湿角开始缓慢下降,在100 s 内下降至76°附近;在100 s 与160 s 之间该润湿角下降较快,达到72.5°,在之后的时间内,基本上稳定在此角度。因此可以认为:由Ni 包覆氧化铝颗粒制备的陶瓷基体与金属铝之间是润湿系统,两者之间的润湿角为74°,Ni 包覆氧化铝颗粒中的纳米Ni 颗粒是改善润湿性的关键所在。于志强等研究了采用热压烧结的表面包覆Y2O3 的氧化铝颗粒制备的复合陶瓷,经过与铝熔液之间的润湿性测试(实验条件为温度750 ℃到1 200 ℃,保温时间60 min,真空度10–4 Pa),发现润湿角较终为67°。与之相比,本实验润湿角稍高,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包覆物质的不同而引起的,但也说明对陶瓷表面进行Ni 包覆处理后,热压烧结所得到的复合陶瓷,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效果得到了改善。

通过比较温度1 000 ℃,铝液滴在未包覆处理陶瓷板和经过包覆处理的陶瓷板上的静止状态可以看出,未经包覆层处理的陶瓷体与铝熔液为不润湿,而表面经过包镍处理陶瓷颗粒热压得到的陶瓷体与金属铝之间为润湿系统。

对于包覆处理的纳米陶瓷颗粒对金属铝之间的润湿性改善的原因,可做一下解释:通常,金属与陶瓷之间的润湿性可用Young-Dupre′s 方程表示:

γ lv cosθ =γ svsl (3)

式中:γlv 为液态金属表面张力;θ 为润湿角;γsv 为固体表面能;γsl 为固–液界面能。陶瓷与金属之间的润湿角θ 随固体表面能γsv 的增大而减小,或者是液态金属表面张力γlv、固–液界面能γsl 的减小而减小。景茂祥等研究了镍包覆Al2O3 颗粒制备的陶瓷体系,结果表明:表面Ni 包覆处理的陶瓷微细颗粒在烧结过程中主要形成具有均匀显微结构的晶界型金属陶瓷,且陶瓷微粒表面包覆的纳米Ni 微粒与氧化铝形成了强的—Ni—Ni—Al—O—Al—或者是—Ni— Ni—O—Al—Al—化学键合。因此,—Ni—Ni—Al— O—Al—或—Ni—Ni—O—Al—Al—化学键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了氧化铝原有的共价键作用,开始向金属性进行有限转变,此有限转变在复合金属陶瓷表面上体现在固体表面能γsv 增大以及在与金属熔液接触时有利于降低固–液界面能γsl,进而使得复合金属陶瓷与金属溶液之间的润湿角下降。另外,由于金属镍存在于陶瓷中,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固/ 液界面能γsl。因此,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下,包覆处理的纳米陶瓷颗粒对金属铝之间的润湿性得到改善。

3 结 论

经过Ni(NO3)2·6H2O 液相包覆、高温分解及氢气还原处理,对M2O3 颗粒表面金属化处理,并采用热压烧结制备含Ni 陶瓷。金属镍颗粒均匀地包覆在M2O3 颗粒表面,两者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表面包覆处理的颗粒得到的复相陶瓷有助于改善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较终稳定的润湿角为72.5°,其原因为—Ni—Ni—Al—O—Al—或—Ni—Ni—O—Al— Al—结构键使固体表面能γsv 增大以及镍的存在降低了固/液界面能γsl

上一篇:和氧化铝陶瓷烧结密切相关的5大因素

下一篇:聚空心球对氧化铝陶瓷韧性的影响
氧化铝陶瓷系列
氧化铝陶瓷异形件
99氧化铝陶瓷
陶瓷螺钉/螺丝钉
电子陶瓷材料
陶瓷喷砂嘴
陶瓷绝缘子
耐磨件
陶瓷配件
陶瓷阀片
陶瓷密封环
氧化锆陶瓷
联系方式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村西
联 系 人:陆经理
手 机:18803661225
电 话:011-03661225
传 真:011-03661225
邮 箱:[email protected]